2006年第21届国际高血压学会发表的福冈宣言指出:全球死亡人数中约30%死于脑卒中、心脏意外等心血管疾病,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由高血压引起。高血压已经成为一项亟需得到有效控制的公众健康问题。如果血压达标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那么就可避免大量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UKPDS研究将严格控制血糖对降低死亡率和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与严格控制血压对其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严格降压比降糖更多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事件发生率。HOT研究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舒张压分别降至90 mm Hg、85 mm Hg和80 mm Hg共3个组,结果主要心血管事件在3个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以往众多证明ACEI/ARB的肾保护作用优于安慰剂的试验中,两组血压达标情况常不相同,治疗组降压作用更强。例如在LEWIS、AIPRI、RENAAL、IDNT等研究中,两组血压控制分别相差7 mm Hg、4 mm Hg、2.5 mm Hg和3 mm Hg。在2003年的一项荟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血压控制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肾病GFR的有益影响,作者使用了平均动脉压作为参考标准,随着MAP水平的降低,患者GFR值也能够不断降低。正是基于PROGRESS、EUROPA和CAMELOT所提供的有力证据,2007年ESH/ESC的高血压指南要求将心脏病、有脑卒中史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这些循证医学的证据,无可辩驳地提示:对高CVD风险患者,无论是否属于“高血压”,都能够从降低血压的治疗中获益,而对合并高血压人群,强化降压获益更多。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初始治疗或联合方案,某些药物具有比其他药物更有优势的证据。因此,我们并不否定药物的非降压作用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可能起到的某种程度上的作用。然而,由于降压本身带来的益处过于强大,往往遮盖了药物降压以外的作用。根据以往循证医学的证据,CCB或ACEI与其他药物比较,要在降低卒中和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方面显示超出降压以外的10%~15% 的益处,分别需要150 000到180000例随机化分组的患者,并随访3~5年。例如国际高血压试验协作组(BPLTC)收集了29个大型试验共计16万多例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CCB在降低卒中风险方面优于ACEI和传统降压药,这种降压以外额外的作用为14%;而ACEI在降低MI和CV死亡风险方面优于CCB(额外作用为12%)。新近BPLT还收集了26项大样本的ACEI或ARB与安慰剂或其他种类药物比较的临床试验,在排除血压差别后发现ACEI在降压以外显著降低冠心病风险为9%,而ARB增加冠心病风险8%。
2007年ESC/ESH指南首次明确量化了抗高血压药物降压外的保护作用的大小,正如该指南所指出的:“某些药物可能有一些降压以外的益处,但这种益处必定远小于降低血压本身所带来的保护作用。降压药物80%~90%左右保护效果来自于其降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