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心力衰竭的一种治疗手段,其价值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第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心脏节律论坛就这一研究热点组织了多个专题。来自阜外医院的王方正教授介绍了CRT的现状与未来。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心力衰竭的一种治疗手段,其价值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第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心脏节律论坛就这一研究热点组织了多个专题。来自阜外医院的王方正教授介绍了CRT的现状与未来。CRT能够改善左右心室室间同步性,改善房室同步性,改善左心室室内同步性。近年来,CRT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CRT的疗效也逐渐得到指南的肯定。从2001 AHA/ACC及ESC CHF指南未提及CRT,2002 HRS将其列为IIa类推荐,到2005 AHA/ACC及ESC CHF指南全部将其列为I类强烈推荐适应证,CRT的意义和价值逐渐得到普遍的认可和重视。目前美国一年的植入量超过6万台,而这个数字有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进一步快速增长。
王教授指出,CRT治疗的发展目前主要面临三个挑战,即适应证的拓展、器械的改进提高植入成功率以及随访和程控的简化。CRT的应用有望突破目前的指南,进一步应用于QRS时限正常但有不同步证据的心衰患者、慢性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轻、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以及起搏依赖且心功能受损的患者等。已有不少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这种拓展的可能性。器械改进方面,王教授介绍了多种不同曲度的电极导线,如Guidewire 既可从前也可从后进入。改进的操作手柄能方便左室电极导线进入角度复杂的静脉系统。另外,左室电极导线植入方法和技术也因设备的发展而有了新的探索可能,如经胸植入左心室心外膜导线、PTCA导丝锚定作用、穿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导线以及左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应用。最后,王教授还介绍了一键化间期优化、带家庭监护功能的CRT、器械诊断功能、液体储留阈值报警设置等新设备使得随访和程控过程被大大简化,具有极大的未来应用发展价值。
王方正教授回顾CRT在中国10年的发展,从开始艰难开拓,到现在欣欣向荣。目前国内已有193个中心开展CRT治疗,一些中心植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但CRT应用的普及率却仍然低下。王教授热切希望能与心衰治疗方面的专家和同道合作,大力宣传和实践CRT治疗,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提高患者报销比例,培训更多CRT植入专业人员,为更多有需求的患者带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