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12月2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四届海峡心血管病学论坛暨第四届GAP-CCBC心血管临床危重疑难病例研讨会、第五届厦门国际心血管病介入论坛是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病交流专业委员会、厦门市心脏中心等共同举办的大型心血管专业国际性学术盛会,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2012年11月30~12月2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四届海峡心血管病学论坛暨第四届GAP-CCBC心血管临床危重疑难病例研讨会、第五届厦门国际心血管病介入论坛是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病交流专业委员会、厦门市心脏中心等共同举办的大型心血管专业国际性学术盛会,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该会是目前国内港、澳、台参会医生最多的大型心血管专业国际交流论坛,来自欧美、新加坡及台湾、香港、澳门与内地的近2000名海内外代表共襄盛会。大会共设8个分会场,8个卫星会,并开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之先河,首次在台湾设立分会场。通过70多场700多人次的专题学术讲座、报告及现场同步直播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台湾振兴医院、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及厦门心脏中心心内科的介入专家与国内外心血管名家联袂进行的20多台精彩的手术演示展现当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进展。大会既有心血管病进展教程,也有海峡两岸专家共同交流的海峡高峰论坛,更多的通过现场实时手术直播,大会专家、参会代表同导管室的手术专家们实时交流沟通,共同讨论手术策略以达成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展示目前最新的治疗理念、手术策略及手术技巧,以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大会首次设立了两岸心血管护理论坛。此外,更有从两岸四地征集遴选的146例疑难复杂病例的讨论交流。
本次大会首先演示了完全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BDS)植入的手术,据悉此为国内第1例该类手术,手术体现了现代材料学的最新成就与介入技术的完美结合。据手术者香港大学何世华教授与厦门心脏中心的王焱教授介绍,既往植入的支架均为金属支架,术后支架永久存留于患者血管中,带来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的隐患,患者需长期服用特殊的抗血栓形成的药物;而完全可吸收支架在支架完成使命后完全吸收消失,患者无需长期服用特殊药物,代表了支架治疗的未来方向。厦门市心脏中心还演示了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手术,该术创口极小,手术时间短,降压效果可靠,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带来希望,这也是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最早应用该种手术治疗的单位。此外,大会还展示了已在厦门心脏中心投入使用的国内首家整合冠脉介入治疗最新影像的Co-registration技术,通过该软件术者可直观看到病变血管的三维结构,并与血管内超声的影像同步显示病变血管结构,对复杂病变的治疗多有助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同步演示了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该项手术应用心脏导管技术,无需开胸,创口极小,为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特别是外科手术高危禁忌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次大会荟萃展示了目前介入心脏病的诸多最新技术、治疗策略,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大会现场手术演示的既有复杂高难的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也有颈动脉、椎动脉、肾动脉及下肢动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手术。这也是厦门国际心血管病介入论坛沿袭既往4届会议传统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中保持鲜明特色吸引与会者的亮点。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同时也是国内发起并倡导重视全面认识多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疾病的王焱博士深有感触的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可累及全身多血管床的疾患,脑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均可导致急性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目前国内由于学科的区隔,心血管科医生往往对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重视不够,而其他学科的医生专注于处理本学科所面临的血管病变,忽视了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重视发现并首先解决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多血管床狭窄的潜在风险最大的罪犯血管,再考虑是否解决其他的血管病变,对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治疗效应、对患者的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由宝岛台湾心脏学会理事长领衔的60余位心血管著名专家集体与会,参会者的阵容在两岸心血管病的交流中颇为引人注目。同时,为满足因故无法亲临厦门与会的台湾同道参会的愿望,会议继2010年首开两岸同步实时手术直播交流的先例之后,本次大会首次在台北设立分会场,使得台湾同行在台湾也能实时分享大会的内容,显示了会议日益广泛的学术影响,也首开国内学术会议走进台湾的先河,使得大会两岸常态化的心血管病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更为凸显。
相信“海峡心血管病论坛”将焕发更大的吸引力,搭建起海峡两岸并逐渐扩展至全球华人心血管病学者与世界交流的平台,造福海峡两岸广大民众。
(厦门市心脏中心 付磊供稿)